第三百八十九章 面圣(2 / 2)

异世为僧 萧舒 3329 字 4个月前

他有过目不忘之能, 演示一遍, 差不多能掌握, 演示第二遍, 完全学会, 如学武功一般。

他学得很快, 仍花了半个时辰。

华将军坐回高背椅, 端茶抿了一口, 笑道:"大师你是出家人, 礼仪粗疏一些无妨, 圣上对出家人优容得多。”

李慕禅笑道:"我有失礼之处, 连累了将军可不好。”

华将军呵呵笑道:"咱们这回打了胜仗, 可被很多家伙记恨着呢, 小心一些最好, 那些御史都瞪大眼睛, 要寻咱们的错处呢。”

第二天清晨

天刚蒙蒙亮, 李慕禅便起来, 华将军已经等在外面, 洗漱过后, 与华将军一起出了府, 往正北的禁宫而去。

大街上静悄悄的, 只有一顶一顶的软轿飘动, 轿夫们个个身手利落, 脚步无声无息, 如在地面滑动。

大家族的轿夫们, 往往身兼护卫之职, 到了关键时候, 就是最后一道屏障, 与贴身护卫无异。

他们多数都有一幅好身手, 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轿夫的, 平常时候, 他们清闲, 专心於练功。

李慕禅与华将军是武职, 自然不能乘轿, 大衍朝的规矩, 文官乘轿, 武官骑马, 自不相同, 不能混杂。

空气清新, 周围一切静悄悄的, 只有一顶一顶轿子, 隐约的马蹄声格外清晰, 却越幽静。

人们都没醒来, 整座京师好像都沉睡了。

京师是一座不夜城, 但那是街市与平民, 繁华热闹, 纸醉金迷, 禁宫周围到了晚上却戒备森严, 沉寂如一潭死水。

一路上, 人们彼此见面, 只是抱抱拳, 点点头, 不开口说话, 每个人都如此, 好像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

两人并肩骑到了禁宫正南门外。

正南门外是一片宽阔的平地, 如一座校武场, 视野宽阔, 什么人靠近一目了然, 无法偷偷潜近。

场中偏西位置竖了一些木桩, 桩旁是一匹匹骏马, 东边则是一顶顶软轿, 轿夫们围坐在一起。

正南门外已经站了不少人, 文官在左, 武官在右, 约有二十几个, 多数是老年人, 寥寥数个中年, 没有青年。

李慕禅与华将军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他们站在一起三缄其口, 一言不的打量着两人, 有熟悉的冲华将军点点头, 目光大多落在李慕禅身上。

显然, 华将军他们已经熟悉, 李慕禅眼生, 他们好奇, 但又自矜身份, 不便问, 只是打量着他。

"吱……”令人牙酸的声音响起, 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众人精神一振, 各自整理衣冠朝服。

华将军也整理一下朝服, 低声道:"大师, 早朝开始了。”

华将军先进去了, 李慕禅在外面等候。

他虽是将军, 品级却不够, 不能同列朝班, 没有上早朝的资格, 只有皇帝召见, 才能进殿面圣。

过了一个时辰, 文武官员们一一出来, 一个年轻俊秀的宦官匆匆出来, 请李慕禅随他进去, 进了正南门, 沿着一条宽阔的白石大道往前。

白石如玉, 温润无暇, 踩在上面竟有软绵绵之感, 大道两旁各站一排执戈禁卫, 如雕像般挺立, 一动不动。

走了两百来米, 又上了一百多级白玉台阶, 来到一座大殿前, 忽然往东一折, 到了旁边一处偏殿。

俊秀宦官停下脚步, 冲着明黄帘子扬声道:"启禀陛下, 明空大师到了。”

他声音柔和而悠扬, 嫋嫋如唱, 合着独特的韵律, 极为悦耳动听。

他在后世时, 人们都普遍认为太监的声音又尖又细, 很难听, 此时听来却知谬矣, 竟如女高音一般的优美。

"进来。”里面传来沉稳浑厚的声音。

俊秀宦官上前挑开明黄帘子, 侧身道:"明空大师, 陛下在里面, 请进。”

"有劳了。”李慕禅合什一礼, 迈步跨过门槛, 进了大厅。

温暖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抬头望去, 一条红地毯从门口延伸到十来米外的台阶下。

两只兽炉分立台阶两旁, 正散着嫋嫋轻烟。

台阶上是一张书案, 后面坐着一个中年男子, 方面大耳, 面如冠玉, 眉如卧蚕, 口方鼻挺, 威严肃重。

一个胖墩墩的老者侍立在书案旁, 霜眉雪, 面色红润, 手执银拂尘, 乃是一位宦官。

"见过陛下。”李慕禅来到台阶下, 合什一礼。

(www.. 朗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