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青眼(1 / 2)

异世为僧 萧舒 3345 字 4个月前

面见天子需得跪礼, 但他走出家人, 不跪亦可, 皇帝且不必跪, 其余官员自然更不必。

这是他当初选择出家缘由之一, 笑天子傲王侯。

天子姓郭, 名牧川, 如今牟号圣启, 他一身明黄衣裳, 稳稳坐在龙椅上, 居高临下的打量着李慕禅, 一言不, 气度雄浑森严。

李幕禅微垂眼帘, 目光聚於脚前三尺处, 一动不动, 如渊停岳峙。

良久没有动静, 殿内寂静, 落针可闻, 仿佛无形的力量从四面八方挤压着空气, 令人窒息。

"呵呵……”圣启帝忽然笑了起来, 打破宁静, 点头道:"明空大师果然定力不凡, 好得很呐!”

他声如洪锺, 中气十足, 李慕禅暗忖, 这位皇帝陛下竟也有一身不俗的武功, 算是高手了。

"陛平见笑。”

李慕禅微躬身。

………………

圣启帝起身步下台阶, 到了李慕禅跟前, 呵呵笑道:"明空大师刺杀了东楚名将西门斩, 真是功德无量, 联要多谢你啊!”

李慕禅道:"陛下过誉, 侥幸而已。”

圣启帝呵呵笑着摇头:"东楚武学远胜咱们, 刺杀将领成功的, 大师是第一人侥幸不得……”……况且那西门斩乃当世奇才, 没有你, 凭着伊平的本事, 斗不过那西门斩!”

李慕禅道:"华将军智慧过人, 帅才无双……时大意才中了暗算, 哀兵必胜, 即使没有我, 华将军也能大胜!”

华将军本名华伊平, 但很少有人知道, 多数华将军称之, 神光营只有他姓华。

"你可太小瞧西门斩了!……明甫, 赐坐。……圣启帝道。

旁边老宦官轻躬身, 慢悠悠搬了一张明黄绣墩过来, 放到李慕禅身后, 然后退到原来位置, 动作从容。

李慕禅谢过后坐下, 接着道:"东楚骑兵确实精锐, 但与咱们城下决战, 却非明智之举。”

圣启帝坐回龙棒, 与李慕禅说起那场战斗, 讨论得失, 李慕禅话不多, 寥寥数语, 无一不精辟入理。

他能感觉到周围数股强大的气息, 仿佛巨龙在窥探, 随时会扑过来, 散着扑天盖地的气势。

换了常人, 可能感觉不到, 但他灵觉敏锐, 远胜武林高手, 能清晰感应到他们的强大, 远胜自己。

他觉得理所当然, 皇帝身后若无强大力量护持, 反而不正常。

虽知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 但真正见到这么多强大的存在, 李慕禅体会更深刻……深觉自己差得远。

想要天下[ 遮天 ]第一, 任重而道远, 需得更加努力不懈。

…………

两人聊过了那场战役, 又开始谈起佛法, 圣启帝对於佛法见解极精, 李慕禅也不由赞叹。

在他看来, 佛法就如后世的哲学, 想有所得, 一者得有阅历, 二者需有静心, 能持续深入的思考。

这个世界与原本世界相似, 也有略微差别, 佛门展不同, 门派更多, 如漫天繁星, 却没有禅宗一脉。

李慕禅觉得, 禅宗有一种最佳的研习佛法的方法参话头。

参话头, 就是捉住一个问题, 不停的, 深入的思索, 如挖井一般, 持续不懈的深入, 一直到想明白。

就像一片青瓦扔到潭水里, 直沉到底, 终能见到根底。

这种参悟佛法的法门, 对他助益极大。

他经历生死, 佛法里里外外, 翻来覆去, 讲的就是生死二字。

亲自经历过, 与想象截然不同, 语言文字有时很贫乏无助, 没有经历过生死, 讲得天花乱坠, 终究体会不出, 就如游泳, 想得再精细, 不亲自下水体会不到水里的感觉。

有了生死经历, 再读佛经, 一读便通, 句句如自己心声, 又有参话头的妙法, 轻易的通彻各部佛经。

故他虽年轻, 佛法造诣却胜过一辈子埋头苦修的佛门高僧, 而圣启帝身为皇帝, 对佛法却能领悟如此之深, 可谓难得。

圣启帝心下啧啧称奇, 他喜好佛法, 觉得佛法深邃博大, 美妙之极, 不逊於美人儿, 让他沉醉。

他身边有几位高僧, 常与之谈经说法, 加之他天资明睿, 佛法造诣也不逊於寻常的高僧大德。

他与李慕禅说了一会儿, 体会到李慕禅佛法造诣之深, 竟有无所不精, 无所不包之势, 且见解独特新颖, 他大受启, 有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之感。

圣启帝道:"明空大师, 留在京师吧。……

李慕禅沉吟片刻, 摇头叹道:"陛下恕罪我还是想回山……”

"嗯……?”圣启帝惊奇望着他, 眉毛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