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孝子有大炮,慈父在挨饿!(1 / 2)

活埋大清朝 大罗罗 18000 字 3个月前

今夜,大蒙古上京齐天府的紫禁城干清宫内,灯火通明,无人入眠。

大清同治皇帝胤礽召见完索额图之后,立马就把自己的心腹重臣,包括三阿哥胤衬、五阿哥胤祺、恭亲王满都护、孔圣公孔传铎(胤礽的大舅哥)、科尔沁亲王班第、准噶尔亲王车凌三鲁普(噶尔丹之子),还有老臣张英、王掞、还有张廷玉、张云翼、孙承思、黄体仁、司马尚、任伯安等几个儒八旗的都统,还有青帮的三位龙头,全都叫到了干清宫的东暖阁里面一起商量对策。

索额图带来的那份“遗诏”已经在这群人手中传了一边了,每个人都看了又看,看完以后一个个都面带喜色,还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他们的大清同治皇帝。

胤礽却皱着眉头,一言不发,也不知道是因为阿玛快死了在那里伤心难过,还是担心中了阿玛的圈套?

“黄老板,杜先生,张大哥”胤礽琢磨了一会儿,还是把难题出给了三个青帮龙头。

这几年,虽然康麻子大帝一直在打击青帮,但是青帮在南京平天府的势力依旧有增无减毕竟青帮门人多是八旗子弟,康熙也不能真的下狠手啊!

由於康熙下不得狠手,所以青帮在印度帝国也就越来越红火了。不仅有许多清八旗、蒙八旗的子弟入了青帮,甚至许多印度人也入了青帮。这青帮在清、蒙、儒八旗子弟们看来不怎么上档次,但是在印度人看来那可是老爷们的帮会,加入进去倍儿有面子,而且还容易搭上八旗老爷们的门路,好处多多!

而这些上不了档次的印度人青帮门徒当中,就有一些专门为康麻子的皇宫,阿哥们的王府,还有大臣们的府邸服务的奴仆。通过他们,三位青帮龙头对康熙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皇上,”杜龙头摇着纸扇子道,“大汗这几年愈发荒淫,后宫圈了好几十个天竺美女,再好的身子骨也禁不住这样消耗,所以身体的确是每况愈下。但是只到几个月前也还可以,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突然开始消瘦,大概两三个月中就掉了二十多斤。两个多月前就开始叫肚子痛,还伴有便血,御医们都说不大好了不过长瘤子的事儿,臣等还没有得到消息。”

“两三个月瘦下那么多,一定是不好了。”黄老板说,“大汗本来就挺瘦的据说现在都瘦脱形了!”

“皇上,臣问过帮中的大夫了。”张大龙头说,“大夫说,一般只有长瘤子、得了渴症或是肚子有什么虫子还有闹饥荒会瘦那么多!大汗不可能闹饥荒的,渴症的可能也不大,多半是长瘤子了。”

所谓的渴症就是糖尿病,消瘦只是其中的一个症状。而康熙除了消瘦之外,也没其他什么症状。而且他除了好色也没啥不良嗜好,不吸烟,酒喝的很少,饭吃的也不多,也不吃糖。所以御医早就把渴症给排除了排除了渴症之后,那就只剩下三种最大的可能。一是大汗天天挨饿;二是大汗长了瘤子;三是寄生虫。

而大汗是不可能挨饿的,肚子里面长虫把大汗给吃瘦了也不至於。大汗的饮食还是弄得很干净的很讲究,也不吃生食,应该不至於长虫子。所以御医们都担心康熙长了瘤子

胤礽又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心腹张廷玉,张廷玉道:“皇上,大汗年过半百,又好渔色,掏空了身子也属正常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臣建议先由三阿哥、五阿哥和恭王领骑兵火速入北京。皇上和圣公、科尔沁王爷率大兵跟进,方可万无一失。”

“皇上,交给臣吧!臣一定替你拿下北京开天府!”

“皇上,臣一定不会让老六得逞的!”

“皇上,下令吧!”

三阿哥胤衬、五阿哥胤祺、恭亲王满都护都拍了胸脯,一副准备要替胤礽去“行万难之事”的样子这态度让胤礽感到满意,但是胤礽却没有马上点头。

原因很简单,三阿哥、五阿哥都是阿哥!而恭亲王满都护的威望又不够他的恭亲王是胤礽私封的北京开天府的那几位阿哥是不承认的。

“不可!”看到胤礽不点头,他的心腹黄体仁马上提出异议道,“六阿哥为人果敢刚毅,有杀伐决断,一旦大汗驾崩,他定会亲率精兵入北京夺位!皇上若不亲往,别人哪里镇得住他?若是北京的阿哥和都统们都被六阿哥拿住了拉拢了,事情就不好办了。”

“没错!”司马尚也附和道,“六阿哥现在很可能已经整顿好兵马,在向北京开天府进兵了!皇上也不能有丝毫冲疑,必须立即进兵,否则六阿哥一旦在北京即位,皇上的麻烦就大了。”

任伯安则向胤礽一拱手道:“皇上,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臣愿领三千铁骑,为王前驱!”

“皇上,臣也愿领三千铁骑先行!”

“皇上,臣孙承思愿为前驱!”

张勇的儿子张云翼,孙思克的儿子孙承思也都起身请战,一副要帮着胤礽同室操戈的忠心模样。

“张师傅,王师傅,你们怎么看?”胤礽接下去又问起张英、王掞两个老臣的意思。

张英那是熟读《反经》的,心早就

读黑了,听见胤礽的问题,马上就回答道:“皇上,汗位之争不容有失,所以您得做最坏的打算!”

“最坏的打算是”

张英道:“和大汗兵戎相见!”

“住口!”张英的话还没说完,边上那个良心未泯的王掞就跳起来了,“张英,你是在唆使皇上行忤逆不孝之事吗?”

张英则振振有词道:“这怎么是忤逆不孝?皇上是大清的君父,大清是祖宗的基业谁废了大清的基业,谁才是不忠不孝!皇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恢复大清基业,这是大忠大孝!圣公,您说皇上为了大清和太上皇开战,是不是大孝之子?”

孔圣公孔胤圻两年前死了,现在的圣公是他的儿子孔传铎,这家伙也是个从小就读《反经》的,比他老爹更无法无天。听见张英的提问,马上就沉着面孔道:“皇上当然是大孝之子如果皇上和大汗开了战,那也是因为大汗对祖宗不敬!皇上诤子,父有诤子,则身不陷於不义。这是大仁大孝!”

“圣公!”王掞跺了跺脚,“诤子能用火箭炮直谏其父吗?”

“能啊!”圣公一本正经地点点头,“真理於大炮射程之内。这就叫大炮出孝子!若不以炮谏,则必为炮所亡若亡之,必为不孝之子,会遗臭青史的!”

王掞这下可没话好说了他也读过《反经》,当然知道“三千年来谁着史,遗臭万年是败寇”的道理。

对胤礽而言,输了,才是最大的不孝!

现在轮到科尔沁亲王班第和准噶尔亲王车凌三鲁普表态了。

科尔沁的老王爷班第道:“皇上,自古以来都是成王败寇哪怕当个玄武门孝子呢?这也是老太后对您的期望啊!”

噶尔丹的庶子车凌三鲁普则咬牙切齿地说:“就是!现在的准噶尔人里面,十个有九个说阿努好,说我阿玛不好您可一定得赢!”

胤礽重重点头,显然是决心已下,“说得对,朕不能让曾祖母失望,朕要当个玄武门孝子!”

避暑山庄,清凉殿。

瘦得脱了形的康熙病病歪歪的靠在椅子上,望着眼前一桌子的好饭好菜,轻轻咽了下唾沫然后又有气无力地挥了挥手,“退下,都退下,朕要一个人用膳。”

“嗻”

在清凉殿里面伺候的太监宫女闻言都退出了清凉殿,但是胖得都快不行了的索非亚和长得高大威猛的胤?却没有退,两个人都眼含着热泪看着康熙。

康熙冲他们摆摆手:“胤?,你扶着你额娘去歇着吧御医说了,她必须得节食,不能吃那么多,得粗茶淡饭这样才能让你多孝顺几年。”

“阿玛!”

“大汗”

胤?和索非亚看着快要不行了的康熙,也都忍不住泪流满面了。

康熙摆摆手,“走吧,走吧朕不想让你们看见朕吃东西的模样。”

康熙这不是吃什么吐什么吗?

他这么好面子的大汗,当然不能让人看见自己的狼狈模样。

知道康熙要强的胤?和索非亚也没什么办法,只好留着眼泪起身告退。其实索非亚的身体也不大好了,估计是心脏和血压都出毛病了快胖坏了!太医给她开了“减肥”的方子,不能山珍海味了,只能半饥半饱。康熙没来避暑山庄的时候,她还能偷偷的吃,现在没办法了。只好忍饥挨饿,而且还要每天散个一万几千步真是生不如死啊!

为了这事儿,索非亚可没少埋怨那群学了大明公医院医理的御医这完全是折磨病人啊!

看到胤?扶着索非亚走了,康熙这才长长吐了口气,坐直了身子,然后两眼放光地盯着一桌子好吃的那真是恶狠狠的食欲啊!

然后康麻子大汗又左右看看,发现的确没有人在偷窥后,才拿起筷子,对着一大盘肘子一筷子下去,狠狠地夹下一大块皮肉连皮带肉,汁水淋漓,香气四溢。康熙的肚子这个时候都咕噜噜叫起来了真是饿坏了!

饿坏了的大汗已经顾不得吃相,张开嘴巴,一大块肘子肉就塞进去了,然后就是一阵猛嚼真他m太香了,都把康熙给香哭了!这要吞下去,那得多大的满足啊!

可是康熙不敢吞咽,他得把嚼得稀烂的肉吐出来!

吐了一桌子的碎肉之后,康麻子又夹起一根青菜,然后又把这根青菜按在那盘肘子的肉汁当中翻滚了几下,才放进嘴巴里,狼吞虎咽的给吃了。

吃了一盘子“肉汁青菜”后,康麻子又把手伸进自己的龙袍里面掏了又掏,终於掏出个印度橘子,剥皮后又几口给啃了,接着又从桌子上果盘里挑了个差不多的阿富汗橙子塞进自己的龙袍里面了龙袍里面有个兜,把橙子藏里面正好可以应付检查!

“额娘,已经没了,您就别舔了!”

另一头,在索非亚的寝宫里面,快胖坏了的大蒙古皇后正捧着个奶白瓷的小碗在舔

听见儿子让自己别舔了,索非亚就横了他一眼:“你再给我一碗不就行了?”

“已

经,已经三碗了,不能再吃了。”胤?坚定地摇头,“太医说了,您得减肥现在阿玛已经病入膏肓了,儿子可不能再没了额娘!”

说着话,胤?也眼泪汪汪了。

索非亚听了这话,顿时就没了胃口,眼泪也吧嗒吧嗒流下来了。

母子二人相对无言,就这么哭了一会儿,索非亚才叹了口气道:“尼古拉,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去北京开天府?”

“明天!”胤?道,“老八已经带着广善库的银票去北京开天府了整整五千万卢比!我的两万大军也已经整装待命,随时可以出发!”

胤?果然要去北京开天府夺汗位了!

索非亚点了点头,道:“尼古拉,你一定要记着大汗无论如何都站在你身后!这一次你一定要趁着大汗还在,大阿哥、四阿哥他们还有所顾忌,抢先发难,一举奠定胜局。如果等到大汗驾崩了,那你可就一点赢面都没有了!因为那些阿哥,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阿哥,心里面都想着大清朝!他们和咱们,终究不是一路的!”

“额娘放心,”胤?冷哼一声,“就凭那些人,压根不是儿臣的对手,只要儿臣能拿下二阿哥,大蒙古就在儿臣手中了!”

索非亚对儿子还是有点不大放心,又交代道:“尼古拉,你记着这一仗你不仅要胜,而且还要大胜!要不然大蒙古就有可能一分为二。而且可能落在我们手里的地盘,都是不出什么精兵的地盘,就算你再能打,也很难抵挡手里抓着大蒙古大部分精兵的二阿哥。”

“额娘放心,儿臣明白!”

避暑山庄,气候宜人,景色如画。

但是在这一片被东方、西洋、天方教的各色建筑和各种花草林木装扮得美轮美奂的大蒙古夏宫当中穿行的四阿哥胤禛、十一阿哥胤禌、十二阿哥胤祹、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等人,全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谁都没有心思去多看一眼周遭的景色,只是跟着司礼监掌印太监桂公公,向康熙汗居住的宫殿走去。

他们这些人心情沉重是有原因的——他们的皇阿玛就快不行了!肚子生了瘤子,太医院的太医们拿手一摸就能摸着,圆滚滚、硬邦邦是,就跟怀里揣了个橘子似的。根据太医们的经验,肚子里长那么大的瘤子,而且病人瘦得还那么快,还吃什么吐什么......那铁定是要驾崩了!

皇阿玛都要崩了,他们这些当孝子的心情能愉快吗?特别是十一阿哥、十二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他们哥四个可还没当上旗主王爷呢!虽然康熙已经给他们每人五个佐领,还给他们封了贝勒、贝子,但他们的小目标是旗主王爷。

他们的哥哥们,除了当皇上(胤礽)、当太子(胤?)的,都有了自己的一个旗。他们四个再长大些,应该也能封上个旗主。因为现在清八旗和蒙八旗下面就有五个“无主”的旗,他们哥四个一人一个还有的多。

可现在皇阿玛眼看要崩啦!他崩不要紧,可哥几个的旗主王爷找谁要去?

你说这几位蒙古孝子他能不着急吗?

除了这事儿,他们哥几个还有点忧国忧民——大蒙古要打内战了!

他们的皇阿玛现在屍骨未寒,那个平日里最得宠的六阿哥胤?就领着他的两万精兵,在昨晚上开出避暑山庄大营,直奔北京开天府去了……这是要和二阿哥胤礽争天下啊!

这个六阿哥简直忤逆不孝,丧尽天良!看来被人在背后叫“鬼子六”,那是一点都不冤枉!

虽然这个“鬼子六”和他娘索肥婆一样都不是个东西,但他貌似挺能打的。这两年在阿富汗高原上那可是东征西讨无有败绩,高原群雄莫不束手。隔壁的波斯为了保住在阿富汗高原上的地盘,还派出了由英格兰人训练的红头新军参战。结果红头新军愣是给“鬼子六”打成了无头新军!

所以哥几个都觉得他们的二哥对上“鬼子六”有点悬......他们这些当兄弟的,得帮忙啊!

就在他们哥几个琢磨着要不要点齐兵马给“鬼子六”来个背刺的时候,避暑山庄宫里边儿就来人了……让他们立即入宫见驾!

是立即,马上,不能耽误片刻!

哥几个马上就知道,一定是皇阿玛要崩啦——多半是给鬼子六气崩的!

不过皇阿玛真崩死了,也是他们这几个大孝子的机会——现在胤?已经把手下的蒙古镶白旗的精兵和哥萨克精兵都带走了。所以避暑山庄这边就只有四阿哥雍亲王胤禛的兵,还有他们哥四个带着的一个参领的兵马。

他们完全可以来个先诛杀妖后,再迎大清!

就在哥几个琢磨着要干一票大事业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康熙的寝宫前头。

忽然,哥几个就听见了小桂子公公的禀报声:“禀大汗,臣小桂子引几位阿哥来给您请安了。”

接着就响起了一个他们非常熟悉的声音:“哈哈哈……”

听见这个宏亮而有力的笑声,几个大孝子就是一愣。这是皇阿玛在笑......听声音不像是要崩的样子!难道是回光返照?

想到这里,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就一块儿凑到了四阿哥胤禛身边。

“四哥,皇阿玛这是......”

“四哥,皇阿玛的病......”

十三阿哥和四阿哥胤禛关系很铁,而十四阿哥则是胤禛一母同胞,至於胤禛则是喀布尔避暑山庄的留守,而且在这个位子上已经坐了很久了。虽然鬼子六这两年也在阿富汗高原上督军,但是他既然会被人叫鬼子六,那自然是不如四阿哥胤禛那么能经营人脉、发展党羽的。所以避暑山庄这边,还是四阿哥胤禛势力更大,康麻子大汗身边,自然少不了孝子胤禛眼线。

“谨言慎行!”

四阿哥胤禛是极能隐藏心思的,平时不显山露水,只是藏在暗中悄悄发展势力,现在当然也不说什么太露骨的话......当然了,他对康熙汗的病情也有点拿捏不准。

根据随行太医的描述,康熙汗肚子里面的瘤子很大,人也瘦得厉害,大便里面还带着血丝,可脉象却还平稳,不像是马上要崩的样子,但还是建议留守避暑山庄的胤禛早点预备。

总之,就是个模棱两可,怎么都错不了。

“好好,都来了......进来吧,陪朕用膳!”

这个时候康麻子大帝的声音又从屋子里头传了出来。

带着几个阿哥的小桂子转过身道:“几位主子,大汗今儿的精神头还不错......主子们随我来吧!”

虽然康麻子的精神头

好像不错,但是小桂子公公却还是满脸哀伤,眼角还有泪痕——他可是康大汗的心腹,大汗要是装病,他应该知道的......之前还有点怀疑皇阿玛的四阿哥胤禛,顿时就内疚起来了。他阿玛这是回光返照啊!他怎么能怀疑阿玛装病骗人呢?实在太不应该了!

想到这里,胤禛心里面一酸,眼泪就下来了。

看见胤禛哭了,跟着他的几个阿哥也赶紧跟进,就算挤不出眼泪,也得哭丧着面孔。五个哭哭啼啼的阿哥,就这样跟着小桂子公公一块儿进了大殿。

进去以后,他们才发现康熙正坐在一张很大的方桌子前面,对着一桌子的山珍海味流哈喇子呢!

他可是饿了好久了......生生把自己饿瘦了二十斤!

而且他原来也不肥,就是个中等身材,在这个基础上减二十斤,那得遭多大的罪啊!今儿,他的“断食减肥”终於结束了,可以敞开了吃顿好的了,能不高兴吗?

不过他一个人胡吃海喝也没意思,所以就让小桂子去把几个阿哥都叫了来,陪他一块儿吃喝。当然了,吃着喝着还得谈点家国天下的大事儿。

“来来来,都坐,都坐......今儿朕自感病体大愈,心里面高兴,所以叫你们过来一起陪朕吃顿好的!”

自感病体大愈?

那就是回光返照啊!

几个阿哥心里面都难过起来了,但是面子上还得强颜欢笑——病人回光返照,以为自己好了,孝子哪儿能当面揭露真相?只能陪着一起假装高兴。

康熙也看出几个阿哥心里难过了,自是大感欣慰......他当然知道几个儿子都当他回光返照了,所以才伤心难过,但又得遮掩着不让自己看出来,这说明他们都是孝子啊!

看着几个儿子都落了座,康熙也没功夫和他们寒暄,直接抄起筷子就开动了!

他这些日子可真饿坏了,而且还是天天对着一桌子山珍海味挨饿!到了今天,终於“病体大愈”......胤?都领兵去北京夺汗位了,胤礽这个不孝之子肯定也给钓出来了。所以他这个慈父也不能再装死了,得亲自出马去收拾残局!

可不能让胤礽这个忤逆不孝之子在兵败之后跑回上京去东山再起——根据康熙的估计,急於夺位的胤礽根本来不及完成儒八旗的动员。因为儒八旗是兵农合一的,而且还有半数左右的儒八旗佐领分在碎叶府境内,那里距离上京府还有一千多里,要等碎叶的军队完成集结开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另外,向来支持胤礽的科尔沁蒙古的人马也来不及动员,他们都散在哈萨克草原上游牧,没几个月时间根本集中不起来。

所以胤礽只能调动上京周边的一些军队,而且也不可能全部出动,能够凑出个三万四万的就差不多了。如果他不能拉拢到北京开天府的那几个阿哥,那么凭着他的三万四万兵马要打败胤?的两万久战精锐,是没有一点胜算的。

但是只要让胤礽逃脱了,他就有可能借着儒八旗和科尔沁蒙古的数量优势,以及西清的辽阔疆域打持久战。

一旦战争陷入持久,大蒙古就有可能会永久分裂。

而为了避免大蒙古的内战长期化和国家的分裂,康熙才不得不用假装病危的办法来诓骗自己的儿子们......这份浓浓的父爱,实在是古今罕有啊!

终於痛痛快快享受了一顿美食的康麻子打了个饱嗝,整个人眼见着就精神焕发了,几个孝子则有点傻眼......这个回光返照的有点大发了!

康麻子摸着吃得圆滚滚的肚皮,一脸满足的看着几个儿子,笑着对儿子们道:“看来朕一时死不了......朕还有心愿未了,想去登天山遥望中原。你们几个跟朕一起走这一趟吗?”

现在还在避暑山庄的五个阿哥是以胤禛为首的,胤禛也摸不着头脑,只好硬着头皮对康熙说:“皇阿玛,您大病初愈,不宜远行,还是......”

康熙摆摆手打断他道:“老四,你现在能拉出多少本旗兵马?朕不要步军,只要骑兵。”

“回禀皇阿玛,儿臣的正白旗前锋营、骁骑营马队有正兵两千,随时可以出动。”

康熙点了点头,又扫了眼另外四个阿哥,“老十一、老十二、老十三、老十四,朕如果没记错,你们也都各带着一千马队,加上老四的两千,就是六千精骑!朕直辖的四个正黄旗、四个镶黄旗,总共有一万六千骑兵来了避暑山庄,加一块就是两万两千......足够了!”

足够什么?

胤禛小声发问:“皇阿玛,足够什么?”

康熙淡淡地说:“足够入上京了!”

......

“大哥,七哥,老九,老十......这是六阿哥的一点心意!”

同一时刻,北京开天府的直亲王府内,一座楼阁之中,八阿哥胤禩正把一叠叠广善库的银票往几个兄弟跟前摆放——他这次带来了五千万卢比的银票,一个兄弟分一千万

正好。

可是一千万的银票在跟前摆着,大阿哥、七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却都是一副不为所动的模样......看着意思,得加钱啊!

楼阁当中的气氛有点压抑了,所有人都一言不发,目光也都集中到了大阿哥直亲王胤禔脸上了,这位王爷已经三十出头了,稍微有点发胖,看上去高大魁梧,威风凛凛。

只看见他沉默了一会儿,才轻轻摇头道:“不够!”

“不够可以加钱!”八阿哥胤禩问,“大哥,您报个数!”

胤禔还是摇头:“不要加钱......”他看着老八胤禩,苦苦一笑道:“这是钱的问题吗?老二是什么人?老六是什么人?我们又是什么人?我们哥几个能为了钱把老二卖给老六?我们是这样的人吗?”

“这,这......”胤禩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虽然从小就是胤?的跟屁虫,但是随着年龄渐长,心性成熟,他也知道胤?是什么人......胤?是鬼子六!

胤?的母亲索非亚是个罗刹婆!

而且索菲亚这个罗刹婆还把年龄小於胤?的阿哥都归为了孽子,还夺了他们这些阿哥的额娘的名分。

这事儿的确办的不厚道!

而胤?为人又太孤傲,从来不知道联络兄弟感情。虽然胤礽的脾气也差不多,除了老三、老五之外和别的兄弟也不热络,但他是大清同治皇帝!

除了胤?之外,康熙所有成年的儿子心里面都装着有个大清朝!

所以胤?不仅是他们的兄弟,还是他们的君主!

他们如果拿了胤?的钱去反对胤礽,那就是不忠了。

胤禔又道:“老八,我知道你和老六要好,但是那个鬼子六又看得起谁?他真当你是亲兄弟吗?他和咱们哥几个是一路人吗?”

“大哥……”胤禩叹了口气,“六哥的确有些眼高於顶了。但那是皇阿玛的意思,我们这些当儿子的,怎么都不能不孝啊!况且如今皇阿玛还在世!”

“皇阿玛的身体到底怎么样?”胤禔看着兄弟问。

胤禩叹了口气:“不大好了,但脉相还行,应该还能支撑些日子……大哥,咱们可不能不忠不孝啊!”

听见胤禩说起“不忠不孝”,胤禔也只能一声叹息了:“老八,你怎么还不明白呢?咱们这些当阿哥的都是忠孝不能两全之人了......是忠大清,还是孝皇阿玛,就只能选一个了!”

“八哥,”九阿哥胤禟和八阿哥胤禩关系那是极好的,当然不能见着哥哥一直糊涂下去,“你怎么还不明白呢?皇阿玛在,大蒙古是大蒙古。皇阿玛不在,大蒙古就得变成大清或大印度了。咱们都是满洲人,当然得忠大清。二哥是大清皇帝,咱们不支持二哥,难道还去支持鬼子六那个印度人吗?”

“八哥,九哥说得对,”十阿哥胤?也和八阿哥要好,这会儿也跟着一起开导道,“咱们过去没有封旗主时,或许还有的选择,可如今却是身不由己了。咱们旗下的老少爷们,谁会认一个印度主子?咱们要认六哥当主子,那下面的人就不认咱们了!”

胤禔也点点头,道:“老八,你也是一旗之主,你过去一直都在皇阿玛身边当差,旗务都是老九、老十代管的,也许不大清楚旗里面的情况......但你现在既然来了北京开天府,就得在忠大清和孝皇玛之间选一个了。”

这六阿哥胤?不仅性格孤傲,长相也孤傲。他是满洲人和罗刹人的混血,遗传了很多白人的外貌特征,高鼻梁、深眼窝、络腮胡,还有一头黑色的卷发,皮肤也很白......当然了,如果大蒙古内部如果不存在大清化和印度化两股逆行的潮流,他的长相也没什么。

可问题是大蒙古现在自有国情在此!在如今的大蒙古,混血儿胤?看上去就像一个高种姓的印度阿三或是中亚那边信仰天方教的混血蒙古人(统治布哈拉和希瓦的乌兹别克人)。自然容易让印度教徒和天方教徒们觉得亲近。

而以清八旗、儒八旗、蒙八旗为一派的大清遗民们都觉得他们是大蒙古的国族,并且将印度地盘看成了殖民地,是蒙属印度甚至清属印度。这一批人当然在心里面认同胤礽这个大清同治皇帝......哪怕胤禔这样,原本还想过要取代胤礽当西清王,在这个大势面前,也只能选择站队胤礽。

因为他如果站队胤?,那他就是孤家寡人,只能一个人去胤?帐下听用了!

而回八旗、印八旗、哥萨克亲兵、锡克绿营,还有那些婆罗门进士、天方教进士出身的官员,都觉得大蒙古和莫卧儿帝国一样,都是入主印度的外来户,如果想要长治久安,就得印度化,就得以印度为中心,而荒凉贫穷的中亚只是帝国的边境区。

胤?这个看着像阿三,而且对阿三文化、波斯文化都非常熟悉,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梵语和乌尔都语(波斯语的分支)的印度帝国皇位继承人,自然被他们视为未来帝国领袖。

从这个角度而言,无论胤?如何亲近那批“大清阿哥”,都没有办法赢得他们的好感......特别是当这些大清阿哥们当了旗主,有了自己的佐领和封地后,站在谁一边已经不是他们个人的意愿,而是一旗之下的万儿八千壮丁们集体意志的体现了。

当然了,如果康熙不是装绝症引胤礽这条“大清蛇”出洞,下面的这些旗主阿哥们也不必急於站队,安稳的混日子就行了......毕竟大家都有共识,康熙死而内乱起嘛!

但是现在康麻子既然得了绝症,已经不久於世,而六阿哥胤?又想趁着老爹没死透就出兵抢先机,那北京开天府的阿哥们就只能忠孝不能两全了!

“可是,可是皇阿玛毕竟......多半还在呢!”八阿哥胤禩原来还是个孝子,说到“皇阿玛多半还在”时,难过的眼泪都下来了!

是啊,皇阿玛多半还在,这事儿可如何是好?

老十胤?哼了一声:“鬼子六真他m的不是个东西,他就不能趁皇阿玛屍骨未寒的时候发兵吗?现在皇阿玛多半还在,这个时候发兵让咱们这些当孝子难做啊!”

九阿哥胤禟也点点头道:“就是......说不定他还会矫诏讨伐二哥!真是太可恨了!大哥,您是长兄如父,要不您就拿个主意吧!”

胤禔瞪了这个乱说话的兄弟一眼,“什么叫长兄如父?怎么说话呢?阿玛多半还没死呢!况且就算阿玛死了,还有老二呢!他是君父!

还有,这干系我可不能担......我就一旗主,也没什么大志,何苦担这个干系?若是皇阿玛驾崩了,我当然听老二的。若皇阿玛还在,我当然听皇阿玛的!”

胤?有点急:“可是皇阿玛到底有没有崩呢?”

胤禔两手一摊:“我不知道!”

“那,”胤?又问,“那鬼子六和二哥的兵来了,咱们帮谁打?”

胤禔道:“那就看皇阿玛有没有崩了!”

“这,这......”

“大哥,您这是......”

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看着还是有点笨,没明白大阿哥胤禔的意思。而八阿哥胤禩是聪明人,但是却不愿意点破,所以只是在那里叹息。

七阿哥胤佑也是个聪明人,但同

时也是个谨小慎微的性子,他也明白大阿哥胤禔的意思——这个大阿哥虽然支持二阿哥,但是却不肯担干系,一不肯在阿玛还活着的时候举兵;二是不肯假传阿玛的死讯——也许阿玛现在已经屍骨未寒了,但北京开天府这里没人得到消息,大阿哥自己也不肯编。

胤禔的想法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又抢不到那个位子,何必去担那么大的干系?他就一个旗主王爷而已,也担待不动啊!

至於二阿哥胤礽这个大孝子要不要给康熙来个被屍骨未寒,那就和胤禔没关系了,反正大阿哥傻头傻脑的很好骗。

想到这里,七阿哥胤佑就道:“老九、老十,你们别逼大哥了......大哥毕竟是人臣人子,有些事情不能干!老六可以矫诏,二哥可以......但是大哥不行。”

大阿哥胤禔点点头:“我就在北京开天府等消息!”

“大哥,”八阿哥胤禩道,“咱们不如紧闭城门,静候皇阿玛驾崩的噩耗吧!”

大阿哥胤禔点头道:“那就依老八所言,咱们紧闭城门就是......”说着话,他又指了指眼前的银票,又看了看胤禩。

胤禩道:“大哥、七哥、老九、老十......这些银子,你们拿着就是了!这都是皇阿玛的钱,他老人家用不着了,咱们这些当儿子的,自然应该代劳。”

胤禔一听这话,又眼泪汪汪了,一边把银票往怀里揣,一边嘀咕道:“还是印度好啊!那么多的钱,要是能打下来,那可就发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