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长寿才不想当兵呢,当兵可累了,还很危险。
只有三叔那样的铁人才那么年轻就去当兵,小时候他就知道三叔身上很多伤疤。
他小声道“我才14岁,有点小呢。”
后奶生的小叔,不也是十七八才当兵的吗
陆大伯脸一沉,道“陆平和你一样大,他乐意去当兵。”
陆长寿不敢置信地看着陆平,你是个傻子吗当兵可辛苦了,哪有你现在这样上学、算账轻松
陆平原本想说自己乐意当兵,不过看陆绍材一家阴沉着脸,他很懂事地闭嘴。
陆绍材一家都不高兴。
陆长福十六七岁的时候一直嚷嚷着爷爷会接他去首都当兵,结果说到19岁也没接他去就死心了。
现在听说爷爷要让陆平和长寿去却没他的份儿,登时脸拉得拉长。
虽然他现在是兽医,可哪有当兵好
当兵体面,大家都高看一眼,出来跟爷爷和三叔一样牛逼,谁还敢瞧不起他
更何况谁不想进城谁不想去首都
那是主席住的地方
大串联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学生都想去首都看伟大领袖
陆绍材和赵美凤想法就更直接,只要爹肯拉拔他们一把,他们就能一步登天,不用在农村地里刨食儿。
儿女们找对象也更容易。
尤其金玲22虚岁了,一直高不成低不就的。
如果去首都爷爷给张罗个家境好的,最好从那些首长家的孙子里挑一个,若是不行找个军官也行呀
陆平凭啥啊
当初爹已经带老三去部队了,咋还带陆平呢
他们不高兴,严萍还不高兴呢
去年绍钰和严斌一起高中毕业,需要安排工作,她想让老陆把两人都安排到部队去。
可老陆说他手上只有三个名额,安排了两个烈士家的孩子,另外一个想给老战友家孩子。
他觉得儿子陆绍钰体能不错成绩不错,即便选拔也能选上,严斌也差不多,让他们自己参加选拔。
可首都军区现在是大热门儿,各家都想把孩子送进去就近照顾,而且发展前途更好,那简直挤破头。
如此搞得选拔规格很高,要求非常严格,没有关系并不好进。
如果去其他军区,尤其那些边远地区,以她儿子和侄子的资质,一选拔一个准儿,可她不稀罕啊。
侄女和闺女参加新兵训练,之后定向分配,一个去了医院一个去了报社。
女孩子么,这样安排就挺好,可男孩子不行,男孩子还是要更大前途的。
她逼着陆大伯用掉了手上的名额,给儿子那边的选拔组打个招呼,让儿子留在首都军区。
儿子当然比侄子更重要。
她儿子那么优秀,去部队训练一年,定向分配就去了通讯连
她觉得通讯连最
好,不需要参加战斗,比侦察连、作战连好多了。
事实证明她的担心是对的,侄子没有通过选拔,不管体能和文化成绩都没达标,当然她不觉得是侄子不够优秀,而是觉得人家都有关系,侄子没关系自然不行。
想看桃花露写的七零养娃躺平吃瓜第 207 章 打起来了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要不是老陆当初不好好提拔信达,怎么会一退居二线就这么麻烦
他但凡把提携陆绍棠的精力分一半在信达身上,也不至于现在这样。
她小声提醒道“老陆,他们年龄不够吧。”
这俩孩子可没有陆绍棠那么逆天的特质,进不了少年军校,当兵也得十七八岁才行。
陆大伯“先上两年学,一边学习一边训练,够年龄直接参加部队选拔指定能过。”
即便他打招呼,也要孩子在一群年轻人里出类拔萃的,这样才不浪费当兵的名额,也不会让人挑出刺来。
严萍一听要住家里,登时就不好了。
她好不容易把陆绍材一家送回乡下,家里彻底没有外人,怎么可能再接俩外人过去
她脸色不好,试图劝阻,“孩子还小,离开家会想家吧”
陆大伯“不小了,当初绍棠才十岁呢。”
严萍对陆大伯太了解了,听他语气就知道这是下定决心要带俩孩子回京。
她心头一阵恼火。
这事儿应该不是陆二叔张罗的吧以陆绍棠现在的本事,让侄子当兵轻而易举。
难道陆绍材又跟老陆哭,把老陆哭得心软了
老陆也不是那么容易心软的人呀
还是陆二叔跟他说了什么,让他对大房心怀愧疚,觉得对不住大儿子,想从孙子身上弥补
再不就是英杰和绍钰都长大了,家里冷清
可那不是有小乐莫不是谁挑唆他,小乐不是亲孙子,与其培养别人的孙子不如培养自己亲孙子和侄孙
严萍越想越乱,憋屈得很。
带陆平她不反对,陆平有个好三叔,即便老陆不带他去部队,只要他有出息陆绍棠也会带他去的。
陆绍棠只要不犯政治错误以后肯定稳步升职,前途无量,应该成为绍钰的助力。
可带陆长寿算什么
这货一看就不像能有出息的样子,八成又是个拖后腿的货。
到时候陆长寿去了首都,陆绍材夫妻在家里岂能老实肯定得作妖,不是想去首都看儿子就是家里揭不开锅让老子汇钱。
陆绍材的电话她能让人挂了,电报和信却有据可查。
虽然老陆大部分时候嫌烦不看,都是让她处理,她斟酌着陆绍材要三四次钱给汇个一次,这样即便老陆回头看了信也不能说她什么。
信么她自然也不会扔的,都收在柜子里,不过把陆绍材发牢骚、抱怨、埋怨二叔、骂公社和大队干部的放在上面而已,让老陆一看就烦,懒得看其他的。
可现在老陆要带陆长寿进京,严萍真心烦躁,不知道怎么对付。
严
心在一旁非常为严萍着急,她的工作是姑父给安排的,去部队实习两年就进军区医院当了护士,严斌虽然没能进部队,但也是姑父帮忙安排在首都郊区插队的。
原本计划让严斌插队两年,有两年工龄姑父就好帮他安排工作。
可严斌这小子不争气,下乡才三个月就被一个生产队女孩儿勾搭,说怀了他的孩子。
姑姑知道以后都没敢让姑父知道,只带家人悄悄去摆平,女方主动勾引严斌,怎么也不算严斌耍流氓,只能说男女你情我愿各打五十大板。
女方也怕真报官丢人,不敢真的闹大。
最后严家赔了女方二百块钱,男女一拍两散互不相欠。
可严斌因为这事儿也没法继续在京郊公社插队,可家里人怎么放心让他去外地
万一又有女人勾引他怎么办
既如此,不如让严斌在这里住一年
在陆家住着,陆家庄总不好意思让他干重活儿,很轻松混一年工龄。
住在这里,他还能监视陆绍材一家,免得他们作妖儿,偷偷和姑父联系。
趁着严萍上厕所的时候严心就跟上去。
严心小声说了自己的意思。
严萍沉吟不语。
严心“姑,严斌现在回去也没有工作,你说他一个十八岁的青年,干呆着那不就是街面上那些游手好闲的街溜子吗”
严萍“咱严斌可不是那样人。”
严心“我这不是怕他闲着没事儿干很容易结交狐朋狗友嘛。”
严萍对这个很敏感,对呀,陆绍材一家不就是这样越来越坏的吗
严斌以前多乖多听话的孩子呀,去首都郊区下乡几个月就被人勾引,要是一直呆在那里,保不齐就像陆绍材家那么坏了。
看看陆绍材一家回农村以后可比在首都老实多了。
这说明在农村有陆二叔看着,还是非常管用的。
严心看她心思活动,又劝说几句,严萍便也同意。
她让严心把严斌叫出来,她要和侄子聊聊。
原本她以为侄子会强烈拒绝,没想到严斌一听要他在陆家庄下乡一年攒工龄,居然爽快答应了。
严斌“姑,你放心吧,我不会再给你惹麻烦的。”
严萍很是欣慰,拍拍侄子的肩膀,“严斌,你长大,终于懂事了。”
严斌和陆绍材一样惹麻烦,她却觉得陆绍材烂透了、无可救药,严斌却是被坏女人勾引。
然而她意识不到自己的双标。
九点左右大家散了各自回去休息。
等大房走后,林姝请了方荻花、陆大嫂和陆平几个在自己屋里说话。
林姝不太赞同让陆平去首都,她觉得公爹对陆大伯有大哥滤镜,就和陆二哥对陆大哥一样,不管陆大哥说什么陆二哥都说好。
不过她也不能直接说不行,毕竟这是别人梦寐以求的大好事,能给孩子不一样的前途。
陆绍棠不在,三个崽儿又跑来她炕上睡,她一边扇蒲扇一边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娘,大嫂,我也不是故意说谁不好,就是那天和绍棠聊起他在首都的事儿。他每次去大伯家都要被继伯娘使唤,挑水劈柴打扫院子这些没啥,可继伯娘总打发他去给严心送东西、接送严心和她同学,导致女同学对他产生不该有的想法。”
“绍棠倒是无所谓,他行得正坐得端,大伯和大伯娘是他长辈理应听命令,可我有点不舒服,感觉他不被尊重。”
“尤其绍棠这些年在外出生入死地争了几份军功,在继伯娘看来却都是大伯的提携。这个娘也有体会,继伯娘不管写信还是说话,态度上都能带出来。”
方荻花点点头,沉默不语。
陆大嫂惊讶道“大娘还这样呢哎呀,那”她扭头看陆平,有点不乐意儿子去首都了。
林姝继续道“当年陆绍棠跟着去首都二房就觉得欠了大房的,这些年都是大伯娘说什么就是什么,爹娘也不好有意见。现在要是再去,那肯定欠得更多。”
顿了顿,她又道“我觉得陆平过去就是古代那种陪少爷读书,要是比长寿表现得优秀,大爷爷可能更瞧不上长寿,长寿保不齐会嫉恨你。后奶奶不喜欢长寿,也难保不会用你打压长寿,她可能是无意的,长寿肯定不舒服。”
陆平已经坐立不安了,他歉疚道“三婶儿,对不起,我没想到这些。”
他就想着首都比农村好,出去见识一下也是机会。
他没想到还有这么复杂的事儿。
要是让家里因为他欠大人情,或者搞得陆长寿不好过,那他不愿意的。
方荻花道“真说起来你们大伯是真心想拉拔自家晚辈的,他抬举孩子,咱要是拒绝显得不识抬举,寒了他的心。”
正是林姝说的那样,二房总觉得欠大房的,只有大房不给的没有二房拒绝的。
她和老头子没法直接拒绝大房,不管大嫂让他们照顾陆绍材一家,还是陆绍材要二叔的工作,亦或者大哥要带走陆平。
林姝知道这点,所以才和陆大嫂、陆平讲。
听林姝这么一说,陆大嫂直接就嚷嚷不去了,不去遭那个罪,“陆平,你跟大爷爷说,你想家不去了。”
陆大嫂向来有话说话,不需要拐弯抹角,更不用纠结对方如何。
方荻花想了想,“让他太姥说吧,兴许长寿闹着不去呢。”
她对陆长寿这孩子有点了解,那是真不爱学习不想吃苦,在家有爹娘哥哥养活,去了首都得学习训练,那能要他的小命儿。
林姝对陆平道“婶儿也不瞒你,如果是盼盼和甜甜,那我肯定不让他们去的。婶儿跟你保证,只要你保持目前的学习状态,高中毕业后不管当兵还是读大学,肯定都有机会。”
陆平会有大好前途的,不需要去受白眼。
让自己孩子去寄人篱下,受后奶奶的白眼
她心疼,绝对不行
。
陆平心头涌上一阵热流,三婶是真心为他好的,“谢谢三婶儿。”
陆大嫂“你婶儿肯定为你好,平,咱不去了呀,回头让太姥儿帮你说。”
老太太说舍不得增外孙,这个没毛病。
隔壁大房。
严萍几次试探,确定老陆铁了心要把陆长寿带去首都。
她知道自己反对无效便立刻转换态度,欢迎俩孩子一起住,还盘算再多打一张床云云。
陆大伯见她不反对,倒是高兴,觉得严萍在大部分时候都是明事理的。
严萍一边铺被子,试探道“老陆,带了长寿也不差长福。我看他现在也有担当和责任,要不就一起带去,就算不能当兵也可以安排个门卫的工作呢”
要是陆长福也能去,那陆绍材一家也能赖回去。
陆大伯当即否决,“他目前的改变是因为没有依靠,如果不劳动就要饿肚子,当兽医总比种地轻松,要是让他回去,不出三个月又原形毕露。”
见他拒绝得很干脆,严萍这才松口气,确定他不想把老大带回去。
她趁热打铁,把让严斌留在陆家庄插队一年的事儿说了,“老陆,你觉得呢”
严斌和首都郊区大队女青年的事儿严萍捂得很严实,陆大伯当然不知道。
严萍跟陆大伯说的理由是首都城郊的知青都有关系,有大院儿去的知青嫉妒严斌暗中排挤他,不是把他推河里就是把他床铺淋湿,反正都是一些小孩子行径。
如果不是怕耽误侄子参军,她都想直接办个病退。
在严萍嘴里严斌是个老实善良不会反击的孩子,从小被人欺负,只有去部队那种场合锻炼才有出路。
陆大伯倒是也没怀疑,严斌生得浓眉大眼挺忠诚可靠的面相,而且有文化有礼貌也不油嘴滑舌,长辈对他印象都不错。
下乡而已,在哪里都一样,陆大伯自然答应。
第二天下午林姝带着孩子们做了红糖糍粑,有豆沙馅儿和芝麻馅儿的。
她寻思晚饭大家吃点心开心的时候,趁机和大伯说一下陆平晚上紧张得睡不着觉,这孩子太恋家就别去首都了。
今天没让陆绍材一家过来吃饭,只有陆大伯他们五口在。
大家吃着香甜糯软的糍粑,严萍都一个劲儿夸林姝厨艺好,能当厨师。
方姥娘酝酿一下,想替陆平推了去首都的事儿。
结果不等她开口,严萍道“二弟、弟妹,严斌现在没工作,我和他爸妈也不放心让他去外地插队,让他先在陆家庄住一年,帮着大队管管账也行,在制香厂帮忙也行。”
方姥娘“”
这叫我怎么说
严萍的语气不是商量而是通知,就很理所当然。
事情太突然,大家都没准备,所以饭桌上沉默了一瞬。
一瞬间的冷场让严萍有些难堪,她觉得不管自己说什么,二房应该立刻热情答
应才对,否则也太对不起大房对二房的提携了。
陆大伯笑道“严斌自己带了粮票的,他不需要分口粮,就让他帮大队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