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三夫人当然不爱种花,这本是句客套话而已。
“听我家六郎说,令郎读书极用功,今科榜上有名,来年必能蟾宫折桂。”裴三夫人又夸起许夫人的儿子来。
许知远年纪轻轻已经是举人了,放在哪儿都算少年英才。
谁知许夫人捧着茶盏啜饮,听完恳切道:“知远确实用功,但以他的天资至多考到进士,再往上,他考不中的。”
裴三夫人张口结舌。
连阿宝都瞪圆了眼睛,大人夸孩子,先是夸读书好。若读书不好,那就夸机灵劲。要是实在不机灵,起码能夸一句生得壮实。
许夫人却连这百试百灵的夸法都能给打回来!
阿宝原先觉着,这位许夫人极难相处,听她说完这句,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许夫人,根本不会客套话。
不会听,也不会说。
长辈们说话,阿宝和裴珠都没插嘴。
裴珠仔细听着,听到许夫人这句,她差点喷茶。
实在是花出毕生的忍功,这才堪堪忍住,从袖中抽出帕子拭拭唇角。
裴三夫人怔在原地,一时找不到话来接。
她想说句“夫人过谦了”,又怕许夫人再老实回她一句“不曾过谦,知远不行。”的话来,那场面可不就更尴尬。
幸而秋霞圃的女婢们见多识广告,园中养了一班女乐,一见场子冷下来,婢女便将曲单送上,请她们点曲子点。
裴三夫人大松口气,她是客,先点一支琴曲,又冲许夫人笑一笑,将曲单子送到她手中。
许夫人也点了一支,接着是阿宝与裴珠合点一曲。
古琴清幽,琵琶婉转,洞箫声一起,满室秋情。
阿宝时不时用余光瞥瞥裴珠,就见裴珠十分自在,听琴曲时不饮茶也不吃点心,不像阿宝她在音律上没什么造诣,听上一段就要喝口茶再尝口菊花酥。
等奏过了两曲,许夫人这才又道:“我这人不说虚话,也听不得虚话,交际多了难免要听虚言妄语。”
“上回在大报恩寺中见面,我若有失礼之处,给夫人赔罪。”
她如此郑重道歉,裴三夫人哪还会有气。
想想寻常交际的夫人们,可没一人似许夫人这样,她虽……虽怪癖些,倒是可以相交的。
心里又想到,珠儿若是嫁给这样的人家也不错,最起码婆婆心不藏奸。
裴珠低下头去,许夫人长相威严,没想到她当着小辈的面,也肯自陈错误,让人生出敬意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