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雍馨玉便迫不及待地要返回天龙国。虽然李翔尘没有给雍馨玉任何承诺,不过她的心里知道李翔尘对她的在乎,毕竟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没有感情的存在。特别是两人,李翔尘以前不敢乱动用感情,毕竟爱他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害怕自己没有尽到责任,亏欠了任何一个女孩。
不过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李翔尘也算明白了过来,在这个时代,博爱并没有大错,因为感情这样的东西不仅仅是一种责任。
既然爱了,就不要自私,不要愧对自己的良心。李翔尘真的不想去伤害任何一个人的感情与心,或者最好的办法就是都接受,都问心无愧的面对。
看着雍馨玉就要离去,他的心里是极端不情愿的,毕竟两人刚刚重逢又要分别,委实让他心中不舍十分。
只是雍馨玉心中自然有他的想法。自己毕竟是一国公主,这般终身大事,必然要回去和父皇交代一下。
李翔尘心中自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尽管不舍,李翔尘还是让雍馨玉先行返回天龙国。
在严令张副统与许统领不得擅自出兵天龙国之后,李翔尘方才返回边城,参与到边城扩建的计划之中。
大陆上罕见的陷入了一个微妙的和平时期,尽管在这平静之下,也许蕴含了无数的危机。
一个月之后……
华夏国金殿
绪方帝高踞在象征着九五至尊的龙座之上,目光清冷地望着殿下群臣。华夏皇驾崩后的诸般事宜已经全部收尾。象征着一代雄主的痕迹也慢慢的消失不见。此时华夏国至高无上的主宰就是绪方帝。一切就这样的毫无声息的定下了下来。也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绪方帝似是成熟了许多。
而真正让绪方帝改变的很有可能就是这一段可能因为华夏皇的逝世,让他看上去仿佛精瘦了许多,可是脸上比之原先少了许多浮躁,多了几分沉静之色。
而新的内阁也在镇国公与锦衣雄的主持下,还有绪方帝的坚强支持下,将原来老迈的六部尚书全部打发回家养老,新任的礼部,工部与兵部尚书都才四十出头,而且皆是出自姬丞相门下的实干之人。
锦衣雄以枢密院使与镇国公的丞相并列加上吏部尚书,三人组成了内阁的领导班子。锦衣雄阅历丰富,镇国公年富力强且能力也不错,就是私心太重,互相斗权,不过还好,几方的势力都基本均衡,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动。
绪方帝在华夏皇驾崩前后这一段时间的蜕变太大,不但主动放弃了对李翔尘的怨怼之心,还远离女色,勤政不缀。可以说,此时的绪方帝虽然还比不上华夏皇执政时的辉煌,但是胜在内患已经全部清除,且华夏国原先的底子实在厚实,所以已综合实力而论,华夏国此时的国力比大汉国都要强上一些。
众臣三呼万岁之后,都静静立在一旁,按照官场惯例,先是由内阁的领导班子先开始向皇帝陛下启奏各地一些重大民情情况以及一些不需要很大争议即刻通过的事项。而后就是关于关于四品以上官员升迁调动的情况垂询一下圣意。假如有一些重大的事端,则都是放在最后来讨论的。毕竟一个帝国这么庞大,如果一上来便讨论一些重大事项,吵吵闹闹一下子出不了决议不说,难免还误了其他事情。
只是这一个月朝会都是波澜不惊地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之间度过。勉强可以算大事的便是两家权贵公子,为了争夺一清倌人的第一次而大打出手,最后居然连家中大人也出面,各带了数百人在街面上演变了了群殴,让绪方帝龙颜暴怒,将这两家权贵尽数贬为庶民,逐出了京城。
绪方帝的愤怒上正常的,自家父亲刚死没多久,自个都心烦着呢,连六宫嫔妃都没心思光顾,你丫的居然为了一妓女在国殇其间扰乱京都治安,没满门抄斩都算是便宜你们了。
镇国公今日朝会之上都没有怎么发言,此时殿内已经无人奏事,镇国公十分谨慎地走出了队列,躬身说道:“启禀陛下,微臣有要事启奏!”
绪方帝脸上平静无波,沉声说道:“丞相有何要事!”
镇国公心中也有些踹踹不安,虽然他现在所要说的事情虽然和内阁和皇帝事先便议好之事,但以如今华夏国众臣的心态而言,反对的人数恐怕众多。
“启禀陛下!天龙国在年初之时纠集五十万大军来犯我国,大有一举将我国灭亡之势。幸而西南军团在忠勇亲王的指挥下,将敌军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