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归根结底都是推文,也都会推天南海北的红文,二者很难区分,就是经验丰富的从业者也不一定能做出准确判断。
谢青感觉自己接触到了一个新领域。
她一直以为,不论在哪里,作者要红都是凭作品说话。现在看来,如果有强大的资源运作托底,作品的品质要求可能很……弹性。
毕竟是流量时代。
她心里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微妙感。
调整好心绪,谢青问:「公众号上要日更多少?」
魏萍:「前期三千就行,后期到时候看情况。」说完问她,「谢小姐什么时候能开文?我让他们提前把公众号排期空出来,宣传预热也好准备。」
「让我攒个两三万字吧。」谢青心里算了算,「半个月后?」
魏萍看向陆诚,询问他的意思,陆诚说:「那些都好安排,让她先慢慢写,别催。」
「……」魏萍哑了哑,「好的。」
接下来讨论的就是整个行销方案了。包括KOL怎么搞、在哪些关键时间点引爆热度、线下宣传如何配合,出版方找谁、影视合作开发谈哪家、奖项都要推哪些。
这些话题,谢青就真听不懂了。
隔行如隔山。虽然都在网文圈里,但是上游的资方和下游的作者,真不是一个行当。
会议在五点半结束。中间除却大家因为观点不同小吵了一架之外,基本还算愉快。
离开会议室的时候,陆诚告诉谢青:「后续的合作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我们尽量做到尊重作者。」
谢青薄唇微抿,陆诚看出是思考的模样,在会议室的门内停住脚。
她抬起头:「如果这篇文成绩不错……」顿了顿声,「我想尽快打官司,弄清楚《赤玉录》到底怎么回事,行么?」
按照她和诚书文化的合同,这篇文保底收入五十万。也就是说,她一定会有五十万的稿费进账。
就算税高,这笔钱打官司也足够了。从热度的角度说,一篇成绩不错的文,必然也能带来不错的热度吧。
她心驰神往,她迫不及待,她不停想像对簿公堂的场景。
她要压得她喘不过气的阴霾,烟消云散。
但陆诚直截了当:「不行。」
谢青一下蹙起眉头,一瞬里,眼中可谓敌意迸发。
又像只突然炸起浑身尖刺的小刺蝟了。
陆诚笑了下:「别生气。」
她仍旧那样盯着他,好像他是个用糖衣炮弹骗她签约的混蛋。
他往回踱了几步,倚坐在会议桌边,用一种欣赏艺术品般的目光欣赏着这位灵气四溢的作家,口吻悠然带笑:「我们用资料说话。」
「我查了过去两年里,『玉篱』和『青珠录』两个词的热度走势。抄袭门爆出的时间节点,恰好是你热度最高的时候。」他说。
谢青想了想,是的。
那时不仅《青珠录》大结局开售,绮文出版大力推出了全集典藏版,更是「她」的新作《赤玉录》开坑,引来新一波热度的时候。
「那个热度高点,在过去十年里都没有几位作家做到。换句话说,当时的你咳嗽一声,整个圈子都会知道。」
谢青没吭声。
很不幸,当时能在社交媒体上对公众「咳嗽」的帐号,并不是她的。
那会儿她压根不用微博。
「现在,想在这一战中彻底获胜,你需要比当时更高的热度。」
谢青愕然抬头:「什么……」她觉得匪夷所思,重复他刚才的话,「过去十年里都没有几位作家做到。」
「是的。」陆诚缓缓点头,「但你已经做过其中一位了。」
这座对别人而言高不可攀的巅峰,对她来说,只要超越自己就可以了。
诚然,超越自己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对於处女作即爆红的作家而言,后续作品走下坡路的概率不小,古今中外都是这样。
这也正体现了他们这些经纪公司的存在意义。
「你走到和先前差不多的高度,我就可以运用各种资源把你推到更高的位置。」下颌微抬,他冷下去的面孔变得认真,「在那样的位置上,你胜诉,各大新闻媒体、八卦博主,各个社交平台,才都会投以足够的关注。我可以让舆论从法院受理持续到开庭出结果,如果对方败诉之后要上诉,我还可以保证他们会先经历一波骂声的洗礼。」
「当然,你如果不想等,我也没有办法。」他话锋陡转,悠哉舒气,插着口袋站直身子,「就看你想速战速决打一场官司,还是在法律和舆论上大获全胜了。」
谢青抬眼,看到他似笑非笑的样子,胸有成竹,又阴险狡诈。
这神情令她一瞬的懊恼,又确实被他说服了。
真正把她压死的舆论,她真正要挽回的当然也是舆论阵地。
可他这副样子,真的令人恼火。
谢青牙关轻轻一磨:「听你的。」说完转身就走。
背后响起轻笑,像温和的秋风从贴着地面抚过,把她心里压着的厚实枯草掀起一刹、扬散几片。
然后听到他叫她:「谢青。」
她转回头,奇妙的角度让他刚好被身后落地窗照进来白色阳光括住,气质清朗。
他朝她笑笑:「都会好的。」
有温暖的、令人安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