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禅摇头笑起来, 她不失少女的调皮。
两人说话间, 刚才逃掉的两个小沙弥再次出现, 双掌合什, 宝相庄严:"阿弥陀佛, 柴施主, 昙明大师有请。”
柴晓月道:"这是我的一个朋友, 也想见见大师, 没问题吧?”
两个小沙弥对视一眼, 为难的慢慢摇头。
"走吧, 开路!”柴晓月摆摆小手。
两小沙弥转身往里走, 李慕禅与柴晓月并肩踏上阶梯, 灰衣仆人跟在后面, 踏进大殿前的院子, 不进大殿, 往右边一转, 然后又穿过两间院子, 三个月亮门, 来到一间幽静的小院。
小院里竹林萧萧, 幽静淡雅, 除了竹林再无旁物, 一个灰色僧袍的老僧正静静站在竹林前, 背对着院门, 仿佛与竹林融为一体。
"大师, 我来啦!”柴晓月佻脱飞扬。
老僧缓缓转身, 合什一礼, 李慕禅合什起礼, 打量着这个老僧, 须眉皆白, 脸似皓月, 目光澄静平和, 周身没有一丝锐气。
李慕禅心下暗赞, 好一个得道高僧, 他似乎已经化去自我之执, 虚空为体, 融於天地, 修行境界极高了。
老僧微笑看着柴晓月, 看到了李慕禅, 霜眉轻微动一下, 微笑道:"这位小哥是……?”
李慕禅笑道:"在下李慕禅。”
"李施主是佛门居士吧?”老僧道。
李慕禅点点头:"是, 在下启蒙恩师是出家人, 我从小学过禅定功夫, 持诵一卷佛经。”
老僧点头:"怪不得李施主气机平和, 佛机隐约。”
"李先生, 这就是昙明大师!”柴晓月道。
李慕禅合什微笑:"冒昧前来大师莫怪。”
昙明大师微笑摇头:"缘聚则来, 缘散则去, 你我也是有缘人, 柴施主, 李施主, 请。”
他带着两人进正屋, 屋内无桌无椅, 干干净净, 唯有三个黄色蒲团呈"品”字形摆放。
阳光照在窗户上屋内清静而明亮。
最北边的蒲团前摆了一只木鱼, 暗褐, 散发幽幽光泽, 似乎抹了一层油在上面, 沉重而厚朴。
昙明大师微笑:"柴施主, 李施主, 请坐吧。”
三人各坐一蒲团昙明大师笑道:"柴施主, 今日老衲诵一卷金刚波罗密菩提经, 请柴施主静心感受。”
柴晓月道:"大师, 长不长?”
昙明大师蔼然微笑:"需要半个时辰, 老衲依旧要诵三遍。”
"唉, 好吧。”柴晓月无奈点点头扭头笑道:"李先生, 你要是想睡觉就睡吧, 不必强撑着。”
李慕禅心下奇怪, 却按捺住好奇, 笑道:"我正想听一听金刚菩提经, 这乃佛门中一卷大经。”
"李施主与我佛有缘。”昙明大师微笑点头:"能闻得此经, 已经是无上造化是前世修来的福缘。”
李慕禅微笑佛家讲究转世轮回, 上一世修炼不成, 可以转入下一世接着修炼, 修炼佛法乃是福缘深厚之辈的造化前世未积福德, 此世无缘修佛, 生生世世难逃轮回之苦。
一旦积了福德, 得修佛法只要信心坚定, 一世不成下一世九转轮回, 总能修成, 得脱轮回, 进入西天极乐净土。
柴晓月翻了一记白眼, 懒洋洋的道:"大师, 开始吧!”
昙明大师笑着点头, 双掌合什, 右手轻敲一下木鱼, "噔”一声, 李慕禅与柴晓月皆身形一颤, 俗念顿消, 脑海一下变得澄澈明静。
李慕禅眸子闪了一下, 心下暗叹, 这一敲极见功力, 镇定心神, 涤念祛邪, 必是极高明的心法, 大有讲究。
"如是我闻……”
昙明大师双掌合什, 低诵经文, 字字清晰饱满, 圆润如珠, 飘入他耳朵里, 直接钻里脑海, 身体顿生感应。
他微阖眼帘, 双掌合什, 飘入耳中的佛经好像化为实质, 一个字一个字钻进来, 在脑海清晰呈现为一个个金字。
紫金色的大字飘荡在眼前, 一个字接着一个字, 形成一句后倏的消散, 下一句再慢慢呈现, 当真玄妙。
金刚波罗密菩提经, 乃是智慧与菩提心并举, 定而开慧, 慧而生菩提心, 菩提心一起, 我执自然破除。
李慕禅听罢一遍此经, 只觉俗念俱消, 即使先前念念不忘的报仇, 也变淡了几分, 好像没那么重要了, 一切皆虚, 何必如此在意?
他心下微怔, 却没抗拒, 接着听两遍, 俗念更淡, 生出菩提心, 想要舍己为人, 拯救苍生。
还好他精神坚固, 本身亦是佛法通彻, 诵经声一断, 他顿时清醒过来, 恢复如常。
"噔”木鱼又一响, 顿时脑海清澄, 先前种种想法一消而散, 只剩下宁静详和, 波澜不生。
这一声木鱼把佛经的意念消去, 只保留了清静。
李慕禅慢慢睁眼, 望向柴晓月, 柴晓月明眸清澈, 笑眯眯的道:"李先生, 如何?”
李慕禅缓缓点头:"果然佛法无边, 很玄妙。”
柴晓月道:"是么?我怎么觉得无聊, 都差点儿睡着了, 被昙明大师的木鱼给敲醒了!”
李慕禅眉头挑了一下, 仔细望向她, 却见她黛眉间偶尔闪过一丝青气, 他不由轻"咦”一声。
"李施主果然与我佛有缘。”昙明大师微笑道:"可是看出柴施主的不妥了?”
李慕禅道:"这是天魔入体?”
昙明大师叹息一声, 缓缓点头:"李施主好见识, 好修为, 柴施主确实是天魔入体。”
李慕禅皱眉道:"这可难办了, 亏得大师佛法高深。”
世间有佛, 自然也有魔, 佛与魔天生对立彼此克制, 佛心向善, 魔心向恶, 皆无形无质, 潜伏於人心之中。
人人皆有佛性, 人人可成佛, 其实也是说, 人人皆有魔性, 人人可成魔但只是魔性与佛性而已, 并不成气候。
成了气候的魔与成气候的佛一样, 都离开此界, 居於另几重天, 可也有例外, 如佛乘愿而来, 法身转成肉身渡化世人, 魔亦有此例, 偶尔会潜於人世, 寄於人身。
不管佛还是魔, 需得遵从世界法则, 到了此世就得从头修炼, 原本修为不可能完全继承。
这天魔附於柴晓月之身, 想必还未能形, 已被佛门高僧发觉所以一直压制克制。
一旦天魔成形, 则神通广大, 无人可制。
李慕禅打量一眼柴晓月有些可怜这九公主生在帝王家, 锦衣玉食, 纵横人上, 却偏偏被天魔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