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小筑
晚上, 李慕禅回到小院, 拿出灰布缠着的断岳刀。
灰布缠了数层, 完全掩住形状, 外人很难推测出真实模样, 这把岳断刀关乎他的军中身份, 绝不容有失。
一旦被人看出来, 不必有确定, 只需怀疑, 朝廷定会一查到底, 纵使有寒山寺为掩护也不济事。
他加入军之后, 接触到军中精英, 觉参军之前想法幼稚, 太小瞧军人及朝廷, 朝廷与军中奇人异士无数, 太叔祖手法太简单, 经不得调查。
况且, 军法无情, 纵使查不到, 仅是怀疑, 朝廷也不会轻易算了, 最可能的是宁杀错不放过。
他与军中的瓜葛, 就在这把断岳刀上, 还有赤影。
赤影模样大变, 度大增, 很少有人怀疑, 一匹快马与一匹慢马长得再相, 也没人会认为是同一匹。
他一直拿布缠得紧紧的, 不让人看到, 待出沧海山再拿出来, 断岳刀是他另一个身份的重要标志。
慢慢解开灰布, 古朴的刀鞘映入眼帘, 他泛起熟悉之感, 轻轻抚摸, 感受着刀鞘内的力量。
"铮……”长刀出鞘, 古朴苍凉, 他把刀按於眉心, 阖上眼, 静心感受刀上的杀意。
今天修炼了碧水刀法, 他对刀法领悟更深, 回到小院后心血一动, 想到了断岳刀, 忍不住想抚摸断岳刀, 感悟断岳刀法。
冰冷的刀身贴在眉心, 寒意刺透皮肤, 直钻入脑海, 李慕禅明白, 这并非刀身的寒气, 而是刀内散的煞气。
这把刀受到刀意浸n, 变得有了灵性, 断岳刀法之刀意沾染其中, 掌握其中刀意, 便能掌握断岳刀法之精髓。
当初他偶然之下, 灵光一闪得了刀意, 沉稳若磐石, 他如今看来却觉得当初领悟浅薄, 仅是皮毛而已。
他也明白, 随着刀法精深, 他对断岳刀意领悟会越来越深, 每一次领悟, 再看前一次, 都会觉得只得皮毛。
寒意越来越浓, 凝聚於眉心, 一丝一丝, 一缕一缕, 丝缕缠绕, 凝合聚集, 慢慢在眉心形成一把刀。
李慕禅脑海里只有这一把刀, 空荡荡的虚空, 一把长刀静静悬浮, 蓦然间, 它缓缓劈下, 刀锋所至, 虚空裂开一道口子。
虚空蓦的炸裂, 仿佛镜面破碎, 一切消失, 眉心传来剧烈疼痛, 仿佛电钻钻进了眉心。
"当啷”断岳刀跌落地上, 李慕禅双手结印, 竭力进入观天人神照图中。
待他从入定中醒来, 他抓起断岳刀, 出了屋子到院中, 在月光下缓缓挥动断岳刀, 体味着刚才怕悟刀意。
刀身从容划过虚空, 缓慢从容, 如平坦处的小溪流水, 说不出的写意, 他将断岳刀意融入碧水刀法中。
刚才在脑海里推衍了数十次, 此时使来, 颇有练了数十遍之效。
他精神强横, 在脑海中推衍与现实修炼各有妙处, 推衍对招式修炼极佳, 胜过现实修炼。
不过, 推衍得再精妙, 若不切身修炼, 也是无用。
他拿断岳刀演练碧水刀法, 一遍又一遍, 每练一遍, 都生出一些细微变化[ 天珠变 ], 好像刀都沉了几分。
先前是涓涓小溪, 到了后来, 小溪仿佛变成了水银, 悠然从容, 连绵不绝, 却又给人沉凝之感。
一口气练了一个时辰, 李慕禅露出微笑, 把刀收了, 归鞘后拿灰布重新缠起来, 缠了一圈又一圈, 直至看不出形状。
第二天清晨, 李慕禅再次一身貂皮大衣, 貂皮帽来到无极殿, 殿内仅是竹照师太, 温吟月不在。
"师父。”李慕禅抱拳。
竹照师太从怀里取出一个瓷瓶, 笑道:"这是你要的东西。”
李慕禅接过了, 笑道:"最快能多久长出头?”
"只要三四天。”竹照师太道。
"那就好。”李慕禅点点头, 收入怀中, 笑道:"有了这个, 我的身份更能隐秘一些。”
"臭小子, 你真要留头?”竹照师太问。
李慕禅点点头:"弟子不想冒险。”
三笑堂与林家皆强於沧海山, 一旦杀了林平, 两家定要联手, 沧海山更不敌, 隐住身份最重要。
"唉……, 难为你了, 咱们偌大一个沧海山, 什么事都得落到你头上。”竹照师太叹息一声。
李慕禅笑道:"能为师父分忧, 我高兴得很。”
"你这次会去多久?”竹照师太白他一眼。
李慕禅道:"快则一年半载, 慢则三年五载, 我不准备太快就报仇, 免得惹起三笑堂与林家怀疑。”
"这么久?”竹照师太柳眉蹙起来。
李慕禅道:"师父, 旁人知道不知道碧水刀落在咱们沧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