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功夫, 除了先前跑上山报讯的, 二十几个大汉, 一介。不剩, 全部伏诛, 个个都瞪大眼睛, 死不瞑目。
李慕禅的剑太快, 下手太狠。他们竟像小孩对上大人, 毫无还手之力, 被杀鸡崽鸭一般收拾了。
李慕禅内力送入剑上, 轻轻一抖, 剑上血迹顿时脱离, 恢复光洁雪亮。
他脚下不停, 拾阶而上。
这条小径极长, 一路之上, 不时有光头大汉们阻拦, 一波接着一波冲过来, 他们明知不是对手, 仍悍不畏死的冲上来。
李慕禅心下赞叹他们的硬气, 杀意却不减, 剑出无情, 直接斩杀, 当走到半山腰时, 剑下亡魂近百。
他停下脚步, 垂手而立, 仿佛一尊雕像站着。
周围一片寂静, 灯笼形成的两条火龙绵延向上, 仿佛直入云霄, 仍看不到头。
月光如水, 他微阖双眼, 运转九耀心法。
心神凝定, 贯注明月上, 片刻后, 柔和的月华自天门降下, 沿任脉注入丹田, 一会儿功夫, 丹田清凉, 微涨, 他收功。
月华沿任督二脉流转, 后上前下, 如随水车转动, 每转一周, 月华释放出一分内力, 仿佛由水化为蒸气。
几个周天循环后, 丹田饱涨, 他大感满意, 九耀心法果然妙不可言。
九耀心法对旁人而言, 艰难深奥, 无法入门。
想入耳, 有两个条件, 一是心神强大坚凝, 纯粹凝练, 二者天地之桥贯通, 任督二脉通畅。
前者, 可以引下月华, 后者, 日月之华可转化为内力, 月华入体, 仿佛实质的水滴, 催动起来极沉重艰涩, 转成内力, 临敌之际方能指挥如意。
修炼九耀心法, 两者缺一不可, 能满足这两条者, 世间罕有, 李慕禅也是机缘巧合罢了。
脚步声传来, 李慕禅抬头望, 一片灯笼漫延下来, 他凝神一望, 约有二十人, 隔着五个台阶停住。
当头一个光头青年, 约二十余岁, 眉清目秀, 唇红齿白, 若非颌下的喉结, 会以为是女子。
他气质儒雅, 负手而立, 微笑道:"这位和尚, 不知如何称呼?。
李慕禅笑道:"我是来杀人的, 何必通报姓名, 让开吧!”
他杀了这么多人, 身上自然弥漫着森森煞气, 虽然微笑, 却给人阴森之感, 气势迫人。
儒雅青年微微一笑:"大当家想见见你, 敢不敢上来?”
"前头带路!”李慕禅摆了勘 。
学了开弓诀后, 自己实力大增, 这些大汉虽是硬手, 想杀却容易, 不见一见领, 岂不是白来一遭。
儒雅青年转身, 众大汉往两边一分, 堪堪站到台阶两侧, 一不小小心, 直接会掉出台阶。
台阶两旁是光滑的石壁, 没有一点儿借力处, 落到上面, 会直接滑下山去, 摔个粉身碎骨。
李慕禅待他们都往上走, 跟在他们身后, 避免陷入包围。
这些家伙个个悍不畏死, 陷入包围, 一旦他们疯, 要与自己同归於尽, 自己再有能耐也没用。
金网不坏小成, 这么高处摔下去, 怕也会粉身碎骨, 不敢轻试。
他们脚下如飞, 一会儿到了山顶, 地势一变, 一下变得平坦如镜, 入眼处皆是树, 松树、拍树、杨树、瑰树。 等等, 各种树都有。
树林郁郁葱葱, 林中一座三层楼拔地而起, 突兀显眼。
在月光之下, 这座三层楼清晰可见, 红墙黄瓦, 圆圆塔尖, 竟是一座佛塔, 塔尖直指夜空。
周围一座座独立的小院。夹杂着一座座二层小楼, 鳞次栉比, 绵延铺陈开去, 把庙宇簇拥在当中, 如群星拱月。
儒雅青年摆摆手, 众大汉停住, 齐齐站到小径前, 挡住了通往山下的路, 森森看着李慕禅。 李慕禅心下一紧, 脸上若无其事。
"请吧!”儒雅青年微笑, 转身走在前, 穿过树林来到佛塔前。
近处观看, 这三层楼气势磅礴, 巍然如虎, 慑人心魄。
儒雅青年转头道:"大当家的在里面, 请进罢!”
李慕禅点点头, 负量, 默然不语。
正中二层楼挂着一横匾, 匾由石制, 阳刻三个大字:"卧虎寺
三个大字气势磅礴, 如三头猛虎盘踞, 随时会扑出来噬人。
比昨天一时情急, 了一通牢骚, 怪不好意思的, 恕罪恕罪, 检讨了一下自己, 还是急功近利, 关键是写得不够好, 要埋头努力啊。
(www.. 朗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