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2 / 2)

贤德妃 八月薇妮 5583 字 4个月前

成宗低头,眯起眼睛看了会儿:“是宗冕?你……怎么穿着这一身?”

赵宗冕道:“衣裳湿了,暂时换了这身顶着。”

“我还以为是顾恒来了呢,”成宗笑笑,“你有什么急事,衣裳也顾不得认真换就来了?”

赵宗冕道:“的确是有一件要紧的事要告诉太上皇。”

“你说,到屋里坐着说罢。”成宗扶着太监的手,正要转身,赵宗冕道:“不必,还是在这里说更凉快些。”

成宗这才站住:“好吧。去搬两个椅子出来。”

内侍转身入内,很快地抬了两个圈椅出来,成宗请赵宗冕落座,自己也坐了,道:“说罢,什么要紧事?”

赵宗冕道:“这一件事,朕本来早得到了消息,只是担心太上皇的身体,所以叫人瞒着,不曾告诉。”

成宗猜到他要说什么:“你、要说的可是……启儿在南边罹难之事吗?”

他低低地垂头下去,苍白的头颅微微摇晃,显得十分凄惶。

赵宗冕道:“您已经知道了?”

成宗哑声道:“这世上终究没有不透风的墙,就算不想知道,也终究会得知,毕竟真相便是真相,掩不住的。”

赵宗冕道:“可有一件古怪,启儿原本被贬在昌云,不知为什么,却在距离蜀中不远的渝都被害。”

成宗笑了两声,却是苦笑:“这个不稀奇,他一定是自己私自跑去渝都了。毕竟他已经被贬斥,又没了太子之位,所剩的当然只有游山玩水了。当初放他出京的时候我已经叮嘱过他,叫他不要到处乱跑,好好地留在贬地,没想到他还是不听我的话……”

雨水虽然停了,仍然有水珠沿着屋檐滴落下来,吧嗒吧嗒,打在廊檐之下的地面上。

赵宗冕道:“原来是这样……唉,太上皇自然也是想不到的。毕竟连朕也没想到,明明本地官兵已经把叛军重重围住了,赵立居然还能用出金蝉脱壳的法子逃出重围,找到启儿报复。不过太上皇放心,赵立如今虽然仍在逃,朕已经命川军加急搜索,想必不日就有结果。”

成宗道:“是吗?不过……我还是希望能够把赵立活捉,我想当面问问他……是怎么对启儿下手的。不知皇上可能答应不能?”

赵宗冕道:“这自然是无妨。朕会命他们能捉活的就尽量捉活的。”

“那就多谢皇上一片苦心,如果皇上能够拿住真凶,为启儿报仇,他在天之灵瞑目,连我也能安心闭眼了。”成宗微微欠身。

稍微换了个坐姿,成宗又道:“是了,怎么听说,先前泰和殿那边,朝臣们有事急奏,不知是为了什么,现在怎么样了?”

赵宗冕道:“不是什么大事,如今该拿的拿,该走的都走了,风平浪静。”

成宗抬头:“该拿的拿?皇上捉了人?”

赵宗冕道:“有几个不知死的,暗中串通起来闹事,已经给拿下,交给镇抚司去审讯。”

成宗沉默了片刻:“嗯,也是该整治整治了,先前我因年老体衰,把朝中之事都交给了启儿,他那个性子只怕就少於约束,才让朝臣们不把君王放在眼里。皇上做的很好,是时候让他们知道知道谁才是这天下的主人了。”

赵宗冕道:“哪里称得上主人,倒像是给人算计来算计去的肉。”

“你的性子还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赵宗冕笑看着成宗:“太上皇觉着呢。”

四目相对,成宗咳嗽了两声:“你想说什么,是不是……知道了林妃央求我,让御史弹劾的事?”

赵宗冕一笑。

“如果是这件皇上可言重了,”成宗道:“我是觉着林妃是个可造之材,当初就说她很有皇后的气概,这后宫的凤位,跟龙椅一样,都是有德者居之,所以那会儿见她忧心忡忡,心里不忍才相助她成事。你也不用怪她,有什么就怪我便是了。”

赵宗冕道:“朕谁也不会怪,毕竟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贵妃如此只为自保,太上皇也是好意,何况现在皇后……”

成宗道:“皇后的事,你也不要太难过了,吴贞的心思太重了,心思太重的人,注定是命数坎坷的,又或者是她的命格担不起那皇后之位呢?你对她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就像是我对启儿一样。昔人已去,再难受也是枉然,就放宽心境只看往后罢了。何况你还好,有善解人意的林妃,还有聪明伶俐的太子……不像是我,现在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赵宗冕听完,方道:“您说的是。朕从来也只往前看,若是一味地沉湎往事,此刻又怎会跟太上皇如此坐而论道呢。”

成宗低笑数声,微微点头道:“说的对,你从来都是有大志向的,且心胸宽广,所以你才有资格坐在这个位子上。今日你又把一场廷变消弭於无形,这天下在你手上,我也是放心的。”

赵宗冕盯着他看了会儿,起身道:“坐了半天了,这外头潮气重,太上皇还是到里头歇息。朕也要去了。”

“潮气重点不打紧,”成宗叹道:“春雨贵如油,本来今年春天雨水少,还怕庄稼收的不好,如今……真是一场好雨啊。”

赵宗冕看着内侍过来搀扶,突然道:“这殿内伺候的都是当初伺候太上皇的老人?一个个年纪也都大了,该换些新鲜的了。”

成宗愣了愣,看一眼赵宗冕:“你是皇上,自然你说的算。”

赵宗冕一笑,后退一步,下台阶往外。

而太极宫外,内侍堂官带了十几个内侍入内,负责把养心殿内原本的宫人们都唤了出来,挨个点卯,鱼贯带了出去。

又有一名堂官带了替换的新人从外而入。

成宗立在养心殿的门槛之内,并未往内,也并未出声,只是默然凝视赵宗冕离去的背影。

他的几名心腹太监将走的时候,跪在跟前求道:“太上皇……”

成宗才拂袖道:“走吧,走吧,一朝天子一朝臣,冲早的事儿。”

***

赵宗冕离开太极宫,顾恒打量他脸色,又看他身上穿着的自己的衣裳,本想要回来,但总不能给皇帝光着身子,何况已经给赵宗冕穿了,自己也不太愿意再穿。

本以为赵宗冕要回勤政殿,不料看方向竟不是,顾恒冲疑着问道:“这是要去哪儿?甘露宫?”

赵宗冕道:“是啊。怎么了?”

顾恒看看自己身上:“臣……既然如此,臣先回勤政殿候命。”

赵宗冕斜睨:“真罗嗦,听说今儿陆尔思进宫了。你不是对她朝思暮想吗?就跟着一块儿去吧。”

顾恒有口难言,只得低着头跟随。

甘露宫外,有太监远远看见,忙入内通报。

西闲听闻,看一眼陆尔思,缓缓起身准备迎驾。

先前小江子已经打听到泰和殿前的情形,不仅心头一块大石落地,且更心花怒放,早迫不及待回来向西闲描述了当时的情形。

西闲听打死了人,却有些惊心,沉吟不语。

陆尔思看出她的不忍,便道:“娘娘放心,皇上做事必然有数,他们一定是罪有应得该死的……何况这个时候必要拿人出来立威。”

西闲道:“话虽如此,可到底是因我而起……”

陆尔思笑道:“娘娘太过心慈了,如此慈柔,将来怎好统管六宫……”说了这句,便自咳嗽了声,又委婉说道:“毕竟皇后娘娘仙故,宫内还得多靠娘娘掌理,这样皇上才可安心外朝之事呀。”。

西闲知道自己是“骑虎难下”,而且应付内宫容易,应付赵宗冕却大不易,横竖只“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罢。

这会儿泰儿也给阿照领了出来,西闲带着他,陆尔思在后,来至殿门口迎驾。

谁知抬眼,却见赵宗冕身上明显穿着顾恒的衣裳,顾恒却是一身玄衣侍卫劲装,很正的浓黑色衬的他的脸色格外白皙,只是微白之中,依稀竟还似有一点微红。

泰儿因给赵宗冕行了礼,又看顾恒在,就笑道:“顾师父,你来的正好,将来的师母也在呢。”

西闲拉了拉他的手,泰儿仰头看看她,才不说话了。

陆尔思却仍是那种低眉敛袖的沉静样子,顾恒虽然听见,却仍是脸如平湖不起波澜,只道:“臣陪太子去勤政殿吧。”

“等会儿,”是赵宗冕发话道:“待会儿朕自己带太子过去,顾恒你,就先送陆姑娘出宫吧。”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顾恒,仿佛很满意自己给他找了一个天赐良机。

可听了这句话,顾恒跟陆尔思非但并无任何喜欢,两人的脸色反而不约而同地微微泛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