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页(2 / 2)

荣晟帝问齐尚书,“太后当真给齐卿托梦了?”

齐尚书做个噤声手势,悄悄告诉陛下,“臣是看公主哀毁太过,随口编的。还请陛下保密,待过了这阵,殿下自己就能明白过来。那时也就无碍了。”

纵一直不大喜欢齐康,此时荣晟帝都不由赞许,“齐卿果然多智。”

史太傅也猜是假,仍是震惊於齐尚书的随口毒誓,“你就不怕应誓?”啥话都敢说。

齐尚书不以为意,“天地若有灵,也当知我是机变之语,必不会怪罪。若天地无灵,又怎会应誓?”

史太傅:你想的还真周到。

不过,不管怎么说,公主能止住些伤心,别真哭坏身子,这都是件好事。

待郑太后下葬时,断龙门轰隆落下,激起无数尘埃。荣烺对父亲说了一句话,“我想让钦天监给我在祖母陵寝处寻一处吉穴,百年以后,我还在祖母的身边,陪着祖母。”

郑皇后、大长公主、长公主、姜颖等听了都不禁落下泪来,连郢王都不禁暗想,哎,真是各人有各人的情分,万寿宫这样的人,也有人这般怀念。

不过,这话传出去,大家都认为,公主殿下有情有义,当真不愧我朝贵女楷模!

第336章 殿下之二

殿下

正文第三三六章

郑太后在腊月薨逝,她的大丧,正好在年下。

她一向体恤百姓,特意交待春节是大节,待正月过后,民间忌七日宴饮便可,不可在大节下束缚百姓。

依郑太后的意思,丧仪也当从简。

不过,她执政多年,虽说毁誉参半,但毕竟与朝有大功。荣晟帝自然不肯在母亲丧仪上从简,忠心於郑太后的臣子也不能让太后娘娘身后事从简。

故而办的颇为隆重。

好在郑太后生前有严旨:凡有孕者,凡年六十往上者,均不可进宫哭灵。

这一条旨意,大家是嘴上心里齐称颂的。

姜颖虽每日往灵前祭奠,但有郑太后生前的话,她就不必每日哭灵。她这胎是皇孙辈的第一人,就是荣晟帝郑皇后徐妃都多有叮嘱,令她一定要好生保养,将哀思寄在心内即可。JS

她也不敢狠伤心,担心伤到孩子。

如郑骁这样的边关大将,听闻太后薨逝,亦奉旨回帝都为太后奔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