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凭感觉认定,人类之后的义体化发展,基本遵循了技术发展的基本轨迹,其中绝大部分都应该是在地球本土完成的,并没有多少外来技术输入的痕迹。
“奥贡”或许是在提供灵感。
但是,记忆之中那些反常的“点”,却让他无法安下心来。
他迫切的想要知道,“奥贡”之内到底有什么,而自己当年又看到了什么。
记忆就是断在这里的。
他没法不烦躁。
尤基对此一无所知。
无人机群传来了“就位”的信号。向山暂时关闭了对外的视觉,压服心中种种魔念。
那些事情,还是以后再去追踪吧。
既然自己的记忆还以某种形式存在於这个世界上,那么总能将之收拢的。
向山这两天所阅读的记忆,除了那些关於“奥贡”的内容之外,也在他的大脑之中唤起了更多的内容。
尤其是“英格丽德·格拉纳特”这个名字。他几乎有一种“内功增进”的感觉。
他曾在Z组织的大寨之中教导过尤基,初级的颅内芯片布置,推荐左半球内功,右半球外门,因为“内功”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由人类大脑的语言机能特化而成的。
有些时候,真正在思考的东西,未必是你所以为的那个“我”,而是你所使用的“语言”、“话术”、“叙事”。人类如何使用“语言”的机能思考、“语言”如何影响人类的思维,以及“机器语言”的排列……
这些都与大脑的语言机能有关。
这是属於语言学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的交叉领域。
甚至,义体与思维的交互,也与这个区域有关。
英格丽德这个人与向山过去的关系绝非“普通朋友”那样。在2035年的记忆之中,她应该也是向山说服的对象之一。
而向山对於“语言”的许多认知,也是源自於她。
她的名字就解锁了另一部分的“知识”。
有那么几次,向山几乎觉得,自己其实是“系统流”的主角了。自己本质上存在一个“收集记忆碎片”的主线任务,然后每次收集一部分的记忆碎片,自己就能够解锁新的剧情、新的技能……
——啊不对,这可能不是小说主角,是游戏主角来着。
诸般念头渐渐消散之后,向山内心活动逐渐清晰。
而另外一个被其他疑惑覆盖的念头也逐渐浮现。
景老师和英格丽德……现在还活着吗?
旋即,这个念头也消退下去。
比之前更强的内功从冥想的境界之中涌出,以电磁波为载体,冲入第一个无人机。然后以这一台无人机为跳板,冲向第二台无人机。如此反覆,一直到最后一台。
无论是无线信号发射器的功率限制,还是厚重土层对信号的扰动,都无法封死一名内功高手杀人的手段。
而最后一架无人机的处理器部分,被向山安装上了打死的喽罗身上取下来的芯片。
那些芯片天然就能连入这个大寨的内网之中。它的物理地址能够短暂的欺骗大寨主机的防卫机能,让向山有限的上传部分数据。
而在遥远过去的战斗之中,向山也精熟了众多古老的后门。Z组织大寨的经历则让他确信,这些几乎被淹没在历史之中的古老漏洞,成为了代代内功高手点对点传输的秘密。
这些野路子武者假设的简陋服务器内,肯定存在他所知道的后门。
向山的内力长驱直入,在冲入服务器之后,轻轻一转。
这个瞬间,大寨内的白纸扇们发现,服务器的计算资源消耗突然暴增。
然后,更加险恶的指令顺着服务器进入了其他人的义体之内。
向山开始回收无人机。在这个资源不能及时补充的景况下,每一台无人机都是宝贵的资源,不可浪费。
几分锺后,那个通风口内传来了低沉的爆炸声。
“哎呀,被发现了。”向山摇头:“徒弟,起来,到‘驴’那里去!”
实在是不好意思……今天心态稍微有点崩,码字的状态不是很对,这一更拖到现在。
果然,人还是不能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这书毫无疑问的扑街了。我以为我有点自知之明,并觉得自己做好了扑街了准备。
但我确实没想到,这本书可以这么扑街,以及本人的心态如此脆弱。
平心而论,这本书上架第一天的数据,其实是稍优於我的第一本书的。我15年九月一日第一次上架,第一个月的稿费有1987.06元。从现在的数据来看,我今年四月能拿到的稿费,应该是略高於这个的。
只是,20年的我终究是没有15年的我那种无需为生活担忧的心态了。大学时代的我可以觉得“两千块是好大一笔钱啊!”,但如今承担责任的我没法这么觉得。对未来的担忧差点让我一个字也写不出。
实在是惭愧,稍稍花了一点时间来平复心态。
不过说真的,故事还是得讲下去,毕竟现在的武汉,也不好找其他可以谋生的活计了。
这件事对我来说大约算是一次当头棒喝。自己写得也就那样,就不要幻想能被他人欣赏然后一炮而红了。
老老实实的接着生活吧。更新照旧。
(本章完)